|
|
您现在的位置: 盐城市淮剧团 >> 剧团介绍 >> 剧种简介 >> 正文 |
|
淮剧起源和形成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51 更新时间:2012-4-6 |
|
江苏境内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运河以东,有淮安、淮阴(上河)、宝应(里河)、盐城等市县。明清年代,两淮、盐城属淮安府,宝应属广陵郡。此范围内无山多水。盐淮地区,为北语系中江淮方言区。而盐城的建湖一带,语音纯正,四声分明,具有相对稳定性,相传有“中州韵”之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建湖方言被淮剧界确定为淮剧的舞台语言)。 盐淮地区历史上乡间巫风极盛。如祈求丰收做“青苗会”、延福消灾做“太平会”等名种“香火会”。其时,设花坛,扬门幡,击鼓串铃,载歌载舞,以此娱会众。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类活动内容不断丰富、衍化,逐渐发展成为“香火戏”。 香火戏是苏北一种与民间鬼神信仰紧密联系的地方小戏,又名“三伙子”、“三可子”等,最终形成于清同治元年(1862)前后。其唱腔由流行于境内的《香火调》和淮阴、宝应等地的《淮蹦子》组成。同时,香火戏艺人常与门弹词艺人结伙搭班,故香火戏中亦有许多曲调来自门叹词(又称“门弹词”、“门谈词”)。门叹词是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说唱,用来打板乞讨卖唱,就和落地唱书、道情、莲花落等一样。 徽戏班社进入境内之后,香火戏常与徽戏同台或合班演出,名曰"徽夹可"。香火戏亦因此得以大量吸收徽戏艺术成就而发展,表演从只唱不做到开始注重"一引、二白、三笑、四哭"等表演程式。同时,由于吸收徽戏武功,与其原有武术、杂技相融合,其间还出现了一些以武戏见长的演员。在大量引用徽戏剧目的基础上,淮剧剧目逐渐有了"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之雏形。到十九世纪60年代初,香火戏基本摆脱附属于巫觋活动的性质而独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苏北发生特大水灾,先后部分艺人来到上海谋生。不久,艺人韩太和、何孔德等在斜桥"江北大世界"等地,用筷子击盘,坐唱演出,称为“搭墩子"。1914年,骆步蟾、骆步兴、吕凤安、武旭东等艺人来沪,做"香火"(即僮子),唱街头戏,继而发展到"拉围子"(用布拉成围子,观众在围子里看戏)售票演出。不久,出身于梨园世家的何孔德,经艰苦创业有了衣箱,并吸收了流散在沪的部分艺人组合成班,为剧场演出创造了条件。当时,人们称这种演出为"江淮戏"。 1916年,陆小六子在闸北长安路开设了第一家演江淮戏的群乐戏园。翌年,马金标也在南市三合街开设三义戏园,于是江淮戏从街头演唱进入剧场。继而,同乐戏园、中华新戏园及沪西大舞台,遍及闸北、沪东、沪西及南市。在进入剧场之初,江淮戏仍是"三可子"、"徽夹可"演出形式。演出以"三出头"(如《隔墙相会》、《水漫蓝桥》和《罗凤英头访•二访•三访》等),以"二小戏"(小生、小旦)或"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 二十世纪20年代,一些京剧艺人先后加入淮剧班社,带来了京剧剧目、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淮剧艺术也不断从京剧中吸取养料,趋向成熟,进入"皮夹可"(或称"京夹淮")阶段。 "皮夹可"时期江淮戏音乐得到发展,旦角艺人谢长钰在吸收京剧服饰和化装的同时,开始借鉴京剧的弦乐托腔。他与琴帅戴宝雨及演员陈为翰、何孔标一起,在〔呵大咳〕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的板式,创造了新腔,并用四胡(后改为二胡)取代单纯的锣鼓伴奏,因该腔运用胡琴伴奏,把行腔拉长,观众便称之为〔拉调〕,谢长钰也因此有"江北梅兰芳"之誉。 〔拉调〕的出现,是江淮戏音乐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并成为主调。流行于上河(也称西路,指淮安、淮阴一带)的〔老淮调〕,与流行于下河(也称东路,指盐城、阜宁一带的)〔呵大咳〕,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唱腔。由于老淮调过去简陋嘈杂,下河的观众难以接受,因此艺人杨金花在1933年将高亢的〔老淮调〕加以软化,使之既有激越的西路特点,又有委婉的东路色彩,东西两路唱腔结合,形成了江淮戏的又一主体唱腔〔新淮调〕。 1939年秋,旦角筱文艳与琴师高小毛一起编创了二胡过门,以取代〔拉调〕起落板中的锣鼓伴奏,并将单一的落音多样化,丰富了唱腔旋律。这个新腔,是在拉调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快慢自由,男女皆可唱,表现情绪可悲可喜,较之〔拉调〕更具可塑性和抒情性,故称〔自由调〕。筱文艳也由此成为"淮剧皇后"。 至此,〔拉调〕、〔淮调〕和〔自由调〕就成为江淮戏的三大主调。伴奏乐器除原有的打击乐和二胡外,还有笛子、琵琶和三弦。乐器的增添,又促进了唱腔的进一步发展。1940年,筱文艳与筱云龙合作,在《樊梨花》一剧中,以〔自由调〕为基础,创造了擅长表达委婉、凄楚感情的〔小悲调〕;后又有人在〔自由调〕基础上,吸收锡剧的哀婉旋律,创造了〔大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1931的苏北大水灾和1945年的抗战胜利,大批江淮戏艺人相继来沪形成众多班社,著名的有何孔德的"何家班"、武旭东的"武家班"、骆步兴的"骆家班"、谢长钰的"谢家班"、单连生的"单家班"、顾汉章的"顾家班"、马麟童的"扶风堂"等。1945年,江淮戏联谊会成立,翌年改名为江苏戏公会(解放后改组为淮剧改进协会),成为淮剧艺人的活动中心,凡社会活动、组班邀角、人事纠纷、艺人福利等,都通过它办理或仲裁,淮剧这一剧种名称传遍沪上。 在苏南江淮戏大发展的同时,1940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在盐城南部的白驹和刘庄之间会师,江淮地区建立起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兴群众文艺。盐淮地区三可子艺人重组班社,为抗日宣传创演了大批现代戏。此时,三可子易名为“淮戏”,也称“新淮戏”。1942年秋,新文艺工作者凡一、方徨、常虹、雪飞等组成“淮戏研究小组”,1943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盐阜地区九个县文工团先后成立,各团都设有淮戏组,各乡镇业余剧团纷纷成立,皆以演唱淮戏为主。据中共盐阜区委宣传部1946年资料记载,1944年至1946年间,全区(不包括涟东县),有685个农村业余剧团,自编现代淮戏剧本667个,演出2066场(不包括盐城县和阜东县),演出盛况空前。由雪飞主演《刘桂英是朵大红花》中创唱的[大戏花调],已成为本剧种的曲调之一。这段时期,盐阜区党政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淮戏工作。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一师师长粟裕、苏中区党委书记管文蔚、三师师长兼苏北区党委书记黄克诚等领导都先后观看各剧团演出或奖励演职人员,组织文工团骨干训练班等,为淮戏的普及和发展提高做了大量工作。 淮剧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成立了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江苏省淮剧团,淮剧流行区的大部分市、县也先后成立专业淮剧团,各剧团建立剧本制和导演制,相继有了编导队伍,并配备音乐、舞美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整理和演出了大批的传统剧目。 从1949年到1966年十多年中,上海淮剧团编演传统剧,如《蓝桥会》、《千里送京娘》;现代剧《王贵与李香香》、《种大麦》等,分别获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奖、演出奖和演员奖。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有《白蛇传》、《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女抢板》、《水漫泗洲》、《刘二姐赶会》、《探寒窑》、《琵琶寿》、《官禁民灯》、《女审》、《党的女儿》等,同时还涌现出筱文艳、何叫天、杨占魁、方素珍、张云良、李少林、马秀英、刘少峰、华美琴等众多著名演员。 上海淮剧的唱腔也有较大发展,如借鉴兄弟剧种的唱腔,创造的紧打慢唱〔急心调〕,于1952年首次运用于现代剧《王贵与李香香》,后广为流传。1953年由筱文艳创造的〔哭板〕唱腔多次运用于《白蛇传•断桥》中,该调将说白用〔散板〕形式演唱,不仅感情色彩浓厚,而且使说白与唱段之间有完美的过渡,沿用至今。 "文革"期间,多数剧团被解散,少数幸存的淮剧团移植上演了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淮剧音乐由于借鉴京剧表现手法,进一步丰富了唱腔的板式变化,但也出现了淮剧唱腔京剧化的倾向。 1978年后,淮剧艺术事业很快恢复,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原被解散的淮剧团先后恢复,上演了大量传统剧目,在现代戏的演出创作方面也取得显著成就。1977~1981年,《金色的教鞭》、《打碗记》、《一字千金》晋京演出,为盐城获得了"小戏之乡"的美誉。1982年省淮剧团被吸收为全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团体会员。1983年,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在盐城成立。1985年,《奇婚记》在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一举荣获编剧、主演等7个一等奖;导演、配演、布景设计3个二等奖,以及音乐伴奏奖和绘景奖。这也是江苏省自建国以来在历届会演、调演中首次取得的最好成绩。至此,淮剧已为全国戏剧界所瞩目。 淮剧中的异军崛起。1990年后,淮剧舞台上冲出一匹黑马——盐城市淮剧团,特别引人注目。盐城市淮剧团原为“盐城县淮剧团”,由于行政区域变化等,始建于1957年,“文革”期间被撤销,1979年复建,现隶属于盐城市盐都区。这个过去不起眼的县级小剧团,近二十年来,剧团始终坚持“两为”方向和“三贴近”的原则,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推出了一批在全国和全省有影响的剧目:大型现代淮剧《鸡毛蒜皮》先后获′95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演出奖、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大型现代淮剧《是是非非》、《心的承诺》、《来顺组长》先后入围江苏省戏剧节,并两次获得优秀剧目奖第一名。现代小戏《彩霞满天》获第十九届曹禺戏剧奖•小戏小品大赛银奖。《十品村官》参加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先后入选文化部向全国基层剧团推荐的优秀剧目和首届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2002年11月,《十品村官》晋京参加庆“十六大”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主演王书龙获得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编剧陈明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目前,剧团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创作群体和行当齐全的演出阵容,其中具有艺术高级职称的15名。剧团坚持立足农村,服务基层,每年演出350场以上。《鸡毛蒜皮》、《十品村官》因演出超500场,先后受到文化部和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嘉奖。2002年7月,剧团党支部被中共江苏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年12月,盐城市淮剧团被中宣部和文化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11月国家文化部、中国剧协在京分别为《十品村官》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2004年4月,常州“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学术研讨会”上,盐城市淮剧团现代戏系列剧再次成为专家、学者谈论的热点之一。 |
|
|
|
上一篇文章: 坚持特色 创立品牌 努力打造淮剧艺术精品 下一篇文章: 淮剧的艺术特点 |
|
|
|
|
|